教育博士學位課程
1. | Understand different approaches toward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
2. | Develop an applied research plan with a set of scientific methods and techniques appropriate to studied areas. |
3. | Critically apply theories, methods, and knowledge to address problems in their specialized area. |
4. | Communicate the results of their research in a scholarly manner. |
5. | Make original and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base in their area, together with a practical understanding of how research and enquiry are used to create and interpret knowledge in their specialized area. |
遵守大學一般入學規定和要求
- 不強制要求遞交英文水平程度證明
- 報考者必須:
- 1) 完成相關的碩士學位;
- 2) 擁有最少3年學校管理經驗;
- 3) 提交包含職務描述之在職證明
- 未能符合以上條件但合乎資格的報考者將按情況作出個別考慮,如對社會具有重大意義或教育貢獻的認證學位、或極具潛力的報考者。
教育博士學位課程學習計劃
1) 課程一般期限:3年
2) 課程將採用密集型教學模式
3) 學員畢業需要完成47學分,包括:a) 修讀課程21學分;b) 專題討論4學分;c) 實踐4學分;d) 論文18學分
4) 課程主要採用中文教學;部份教學材料有英文内容
5) 修讀教育博士學位課程的學員於第二學年選擇指導老師
科目 | 級別 | 種類 | 面授學時 | 學分 |
教育領導與政策分析 | 800-級 | 必修 | 45 | 3 |
組織與領導:從理論到實踐 | 800-級 | 必修 | 45 | 3 |
教育研究方法 | 800-級 | 必修 | 45 | 3 |
爲學習而組織 | 800-級 | 必修 | 45 | 3 |
數據與決策 | 800-級 | 必修 | 45 | 3 |
比較與國際教育 | 800-級 | 必修 | 45 | 3 |
研究寫作與倫理 | 800-級 | 必修 | 45 | 3 |
學分 | 21 | |||
專題討論班 | ||||
專題討論班 | 800-級 | 必修 | 60 | 4 |
學分 | 4 | |||
實踐 | ||||
行動中的實踐 | 800-級 | 必修 | 30 | 2 |
獨立研究 | 800-級 | 必修 | 30 | 2 |
學分 | 4 | |||
博士論文 | 800-級 | 必修 | — | 18 |
總學分 | 47 |
註:800級為博士課程
教育領導與政策分析: 21世紀,政治、經濟和文化變遷對教育的影響使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分析變得更為複雜。因此,本課程的目標旨在讓學員深刻認識到,在激烈變革的時期,地區和國際教育領導者所面臨的問題、挑戰及全球/跨國政策。課程的設計旨在滿足來自各行各業及不同教育層級的未來的、潛在的或現任的領導者的發展需求。本課程培養學員通過教育領導力的視角,審視相關的教育問題與政策。此外,本課程還探討了研究區域和全球政策時應考慮的理論和方法。課程涵蓋了三個教育層級的多項與社會正義和公平相關的議題,如,性別、標準與責任、管治模式及法律和機構體制框架等。
教育研究方法:本課程旨在介紹教育領域中常見的各種研究方法和程序,將涵蓋各領域的概念性、程序性和分析性問題。學員將全面了解可應用於不同類型研究的多種方法,並掌握選擇適當研究方法的指導原則。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員們將建立起對教育領域的宏觀認知,並能運用該知識確立可行的研究課題。
研究寫作與倫理:本課程為配合博士生進行教育研究的需求而設。課程旨在發展和提高博士生運用中英文進行學術和專業寫作的能力和策略;以及學術寫作的整體素養和自信心。學員將了解研究性寫作所需具備的體裁結構知識(例如:引言、文獻綜述和討論),並學習如何在學術論文和學位論文中報告實證研究。
爲學習而組織:教育科技和神經科學的發展變化深刻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校的組織方式。本課程的第一部份主要針對有志於在地區層級上啟動和實施技術變革的非高等教育(由幼稚園至高中教育)領導者。本課程的第二部份旨在整合神經科學研究成果,推動學校向學習型組織轉型。通過整合最新的技術和教學設計原理,學員將具備開發和引領教育技術支持的解決方案的能力,以應對非高等教育課堂中的學習問題以及非高等教育學校中的教育領導力相關的挑戰。
數據與決策:學校的決策制定涉及到與課程或項目的設計、執行及成效有關的、不同型態數據的系統採集和分析。本課程旨在介紹教育評估的各種觀點和方法,以及探討重要的理論和分析工具。學員將有機會批判性地審視不同的教育評估方法,以回答與課堂項目、教育政策和課程等相關的問題;同時通過案例分析運用本課程所涵蓋的理論。學員將掌握並運用正式課程評估框架下的相關理論和方法。
比較與國際教育:比較視角一直是教育者了解自身教育實踐的重要途徑。本課程旨在對全球不同的教育體系進行分析,並向學員介紹不同國家的教育改革和創新。學員將掌握學校組織的新思維並對現行實踐進行反思,同時,將對多種議題進行討論,如公平、成就、市場化、通過監管框架的跨國比較分析文化的影響、以及文化的作用等。
專題討論班:此研討班探討與學校領導者相關的多種議題,每個議題的探討會由來自不同領域的、澳大校內和校外的專家通過一個為期兩天的工作坊的形式完成。課程考核方式為學員分組討論、評估和展示小組活動成果。討論議題包括但不限於:非高等教育的資源管理、學校案例研究、教育領域的危機管理與教育法規、教育機構的變遷與發展、學校領導者的價值觀與職業倫理、學校管治與系統間關係等。每位學員要求參與至少4次研討會並完成小組報告。
行動中的實踐:本課程為實習課系列的第一部分,該實習課系列旨在通過實地研修,幫助學員了解教育工作者的世界。本課程中,學員將透過訪談、觀察、實地研究或其他適合的方法去探究和發現問題,並有機會與內地主要教育領導者交流,並最終理解其所在的組織。對於已經就職於領導層的學員,教育學院的教員會在實地研修期間對其工作實踐進行追蹤和觀察。課程評估的形式為實地研修報告。
獨立研究:本課程為實習課系列的第二部分,該實習課系列旨在通過實地研修,幫助學員了解教育工作者的世界。本課程的目標是指導學員通過報告、政策簡報、以及發表面向教育實踐者的相關論文等途徑傳播他們的研究和觀察結果,為教育實踐和政策等議題作出有意義的貢獻。學員將在導師指導下,就一項自選課題,展開研究。本課程為學員在開展博士論文研究前,提供了很有意義的研究經驗,為將來從事更複雜的研究打下基礎。
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是教育博士學位課程中最重要的學習環節。學員運用課程中所學的理論知識和研究經驗,就某項教育相關的課題,獨立開展應用型的研究。博士論文中,學員將展示與論文選題相關的專業知識,並為教育實踐、教育領導力和教育管理等領域作出學術貢獻。
中文/英文